骆家辉招商
■本报记者 张娜
12月5日中午10点45分,北京JW万豪酒店国际会议厅内,人声鼎沸,刚刚进入茶歇的“大使投资论坛”,与会者三五成群,或相互交换名片,或彼此传递投资信息。
在人群中,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也被团团围住,不断有中国企业家询问赴美投资的政策指引,以及去美国投资有哪些具体的好处。
骆家辉在论坛致辞中说,2012年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已经突破了年度纪录。独立研究公司表示,2012年的投资可能超过80亿美元,大大超出2010年和2011年两年50多亿美元的投资。今年以来,中国投资者在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的速度扩大对美国投资。
他说,美国有1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3.1亿人口,人均GDP达48000美元。美国经商容易度排名在全球基准的前列。正因如此,2011年,美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227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比整个世界任何其他单一国家都多。
“美国是做生意最好的去处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对外来投资者最开放的国家,这是最独特的。美国欢迎中国企业赴美投资。 ”骆家辉在接受包括中国经济时报在内的8家媒体采访时说,美国市场向中国投资者提供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且技术熟练的劳动力。中国公司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可以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学校获益。中国企业的创新将受到美国透明和可预见法律制度的保护,并免于不正当竞争。
今年以来,中国投资者在以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的速度扩大对美国投资。 2011年,美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227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比整个世界任何其他单一国家都多。
对最近一些中国公司担心他们的投资可能会受到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原因的阻止,骆家辉坦言,绝大多数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外来投资,都不会引起国家安全关切。2009年至2011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项交易中,只有269项因为国家安全原因被审查,并且只有20项涉及中国公司。此外,在这269项被审查的交易中,有超过90%都被批准而无需任何修改。
在茶歇期间,一位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经济发展署的国际商务拓展经理康为(BrianConnors)打断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和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建波的谈话,宋建波正在向本报记者讲述他投资美国的体会。康为递过自己的名片,极力邀请宋建波到密歇根去看看,“那边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投资项目,希望有合作的机会。 ”于是两个人开始攀谈起来。
过去几年里,成功在美国投资的中国公司一直在增加。这些投资的范围从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包括大连万达集团最近对AMC电影院线数十亿美元的收购,以及天津钢管、尚德太阳能、金龙精密铜管和诸如中海油、中石化和中航工业这样的国有企业的主要投资。
在论坛上,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万达在完成对AMC的收购后,还将在未来10年向美国投资100亿美元。目前,集团正与美国多家知名酒店品牌商洽谈在华盛顿特区、纽约和洛杉矶的收购机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于平在发言时说,美国市场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中国企业应以战略眼光看待在美投资,应着重于长远长期回报。在“走出去”之前,企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美国是“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政府给企业的支持和协助相对有限,中国企业更需要与律师、会计师、公关公司、劳工组织等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来解决生产运营、公共关系、风险管理、劳资关系等问题,由不同文化习惯带来的商业和财务管理上的差异,需要中国企业积极适应和果断应对。
他说,美国是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强度前所未有,中国企业不仅要和美国的本土企业,更要和全球的成功企业同台竞技。因此,中国企业要在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付出长期努力。记者注意到,在中国美国商会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上,美国各州共50个投资项目都印在上面供与会者参阅。主要项目涉及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生物以及制造业等。
此外,骆家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手里也一直拿着这个小册子,他说,对有利于中美两国双赢投资的项目都是美国十分感兴趣的。“这些不断扩大的投资纽带为两国带来互惠互利,并使两国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存。 ”骆家辉说,看起来,2013年又将是中美两国创纪录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