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中央日报》11月30日报道,英国经济周刊《经济学人》最新版刊登了一篇发自首尔的题为《辛辣的饮食,无味的啤酒》的报道,对韩国啤酒给予了苛刻评论。报道称,由于过分管制导致的垄断使得韩国啤酒竞争力低下,其味道甚至还不如朝鲜啤酒。
《经济学人》的报道首先指出,由于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平分韩国啤酒市场的HITE真露和OB啤酒并未充分使用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报道还称,韩国啤酒甚至还有用大米取代麦芽或仅使用玉米进行生产的情况发生。《经济学人》将韩国啤酒与朝鲜啤酒相比较说,“朝鲜的大同江啤酒使用了由英国进口的设备进行生产,其味道出人意料得好”。
韩国政府的过分管控是一大问题。生产能力必须超过100万升才能给予批发零售资格的标准虽在2011年降低到了12万升,但就中型企业而言,这依旧还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
朝鲜2009年首次播出大同江生啤电视广告时,英国BBC电视台还同时报道了实际品尝过大同江啤酒的人们的评价。当时曾经写过有关朝鲜书籍的一位英国作家说明:“过去见过的朝鲜人喜欢的啤酒是“伦敦之巅”那样的麦芽含量高且味道重的英式啤酒。大同江啤酒也是既浓又好喝。”还有意见认为“比其他西欧啤酒还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