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人民币兑美元再现涨停 美元理财遭遇致命危机

2012-11-20 10:251580

  10月25日以来,人民币连涨13个交易日。这种连续上涨趋势已对银行理财投资者购买的美元银行理财产品、QDII以及挂钩外汇的结构性产品的收益造成“致命威胁”。光大银行高级理财经理白一帆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了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许多投资者将面临不可预期的汇兑损失。”自今年7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到达低点后,人民币已升值2.6%,即使以近一个月的中间价比较,人民币也上升了200个基点。

  而继上周五(11月16日)人民币中止此前连续13天触及涨停的走势后,昨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再现涨停,无视中间价连续第三天低开。

 

  尽管上周五人民币中止此前连续13日触及涨停的走势,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昨日再现涨停。截至收盘,美元/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6.2345,较前一交易日下滑14点。

  上海一大行交易员称,上周四之后美元有所反弹,但本周看这种反弹势头似乎已经停止;从外汇占款看,央行的确没有进场干预,而是让市场自身通过价格来控制平衡,目前是市场博弈未来方向的关键时期。上述交易员亦称,今后中间价的走向将更为关键,要看中间价是否持续坚定地维持贬值,以及贬值的幅度如何,从而影响到市场预期的状况。

  动态

  连续13天飙涨后昨又现涨停

  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汇率中间价计算,10月15日,1美元兑人民币6.3112元,而11月15日,1美元兑人民币6.2905元,一个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了207个基点。以此计算,同样是100万美元兑换人民币,如今一个月内损失就高达人民币2.07万元。

  “美元认购的理财产品在募集时就以美元认购,结算也是以美元结算,对于想长期持有美元的投资者来说,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还没有直接影响到收益。但一旦投资者要进行人民币结算,汇兑损失就会立刻出现, 真金白银反映在可得到的兑换结果上,这部分损失不是投资者可以预期的。”白一帆认为,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并不大,美元的强势货币的地位短期内并不可能丢失。

  美元产品汇兑风险上升

  观察

  如果排除投资者汇兑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对人民币升值较为敏感的要数挂钩汇率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这也是由产品本身的挂钩属性所决定的。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会间接地影响其他货币之间的汇兑价格,进而影响目前发行的挂钩汇率的产品挂钩标的表现,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剧了标的的波动范围,但具体的收益影响还得取决于收益结构和收益档次的具体设计。”格上理财的一位分析师说。

  白一帆认为,挂钩汇率的产品目前发行不多,主要是外资行,产品收益设计也是看好全球经济的恢复,人民币的短期升值可能造成这类产品短期内收益风险的加大。收益结构、产品发行的时间、存续期间市场预期观点是判断具体风险大小,以及实际损失多少的关键点。

  挂钩汇率产品盈利取决于收益结构

  分析提示

  QDII产品可能

  面临结汇损失

  在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QDII成为国内投资者或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替代工具。基于汇率风险、国外投资环境整体较弱等原因,QDII产品发行数量越来越少。10月,某外资银行曾推出一款挂钩布伦特原油的QDII的产品,存续期为一年。该产品预期未来布伦特原油的价格将维持在90美元—110美元。不过,即使目前石油价格的稳定区间与预期相仿,一年后到期收益也会与收益结构紧密相关,汇率变动不能直接影响到产品收益。但QDII产品结汇的需求却与汇价紧密相连。

  “今年发行的QDII产品都面临汇兑损失的风险,具体会损失多少收益还得看到期结汇时的人民币表现。”白一帆分析称。

  目前,光大银行已申请到新的QDII额度,但迟迟没有推出相应产品,很大程度是因为汇率变动较大,虽然短期人民币有升值压力,但长期的具体变动区间还不明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