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糖尿病人的10大饮食攻略

2012-11-12 09:563020
 
多吃燕麦少喝大酒

  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郭立新 教授

  1.控制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每日总热量控制,适当减重。

  所需热量因人而异,根据身高推算标准体重,再结合工作强度而定,与年龄、实际体重、生理状态等有关系。标准体重的计算为“身高(厘米)-105”所得的公斤数,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正负10%以内都属于正常体重。一般日常活动,或办公室职员、教师等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总热量约为30千卡/公斤;从事司机、外科医生等中体力活动,每日总热量约为35千卡/公斤;农民、建筑工人属于重体力活动,每日总热量为40千卡/公斤。

  2.合理配餐兼顾食物热量、营养、升糖指数

  计算出个人的每日总热量后,要合理配餐,进行饮食控制,绝不是简单地少吃、不吃,而是兼顾食物热量、营养、升糖指数等的科学搭配。合理饮食的“混合餐”构成: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5%,蛋白质10%~25%,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包括谷类、薯类,很多人误认为“不吃主食,血糖就不会升高”,其实,碳水化合物只是比蛋白质和脂肪更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并不代表蛋白质和脂肪不会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烹调最好采用植物油脂,每人每日的用油量不要超过25毫升。还应考虑食用新鲜蔬菜获得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3.宜粗不宜精

  鼓励糖尿病患者饮食粗细搭配,避免只吃加工精度高的精米白面,适当吃些粗粮、带皮的谷物,比如全麦面包、糙米、全豆豆浆。烹调以清蒸、水煮、凉拌为主。另外,“勾芡”这种烹调方法也不推荐,因为淀粉经加热煮熟后极易升高血糖。

  4.多膳食纤维饮食

  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膳食纤维25g~30g,这个需要量在如今高蛋白、高脂肪摄入的饮食结构下很难达到。膳食纤维在植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如蔬菜的茎叶、燕麦、粗粮、薯类。膳食纤维虽然对控制血糖有益,但不推荐糖尿病患者只以粗粮为主食,避免造成营养缺乏。

  5.谨慎选择,享受“甜美”生活

  “糖尿病病人不能吃甜食”这是认识误区。广义上讲,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可以称作“糖类”,血糖主要与消化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多少有关,而甜的食物不一定含的热量高,所以并不是越甜的食物越容易升血糖,不甜的食物也可能含有很高热量,还是很容易升高血糖。

  目前,市面上出售有如木糖醇、阿斯巴甜、芭尔糖等甜味剂 ,属于甜度高、热量低的物质,糖尿病患者适当选用采用“甜味剂”加工的食品,可以享受“甜美”生活。选购时,应仔细看配料,很多所谓“无糖”产品只是不含蔗糖,碳水化合物含量仍然较高,如果食用这类食品,也要计入每日总热量。

  6.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糖尿病患者应规律进食,一日三餐,包括零食都要定时定量。最常见的热量分配方案是早餐、午餐、晚餐1:2:2,或者三餐平均分配。

  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多餐,可以在两餐之间和睡前加餐。加餐可选择西红柿、黄瓜、含糖类低的水果、牛奶或酸奶,不至于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

  7.少盐少油、清淡饮食

  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内。盐经常是不知不觉就被我们吃超标的。比如,酱油中含盐量高,许多熟食都含有盐,各种咸菜、腌菜、调味品也有很高含盐量。在计算食盐的摄入量时应该把以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

  推荐每日摄入膳食胆固醇不宜超过300mg。因此,要减少烹调用油,选择清淡的食物加工方法,避免经常食用动物内脏、蟹黄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

  8.不同进食顺序会导致不同结果

  同样一餐饭菜,不同进食顺序会导致不同的餐后血糖。正确的进食顺序能增加饱腹感,减少血糖波动。正确的进食 “攻略”:餐前少量喝汤或水,缓解饥饿感。用餐时,先吃含纤维素多的绿色蔬菜,体积大而热量低的蔬菜,然后再吃鱼肉类和主食。吃饭应细嚼慢咽,尽量使用餐时间持续20分钟。吃饭过快,大脑还没体会到“我吃饱了”,就已经吃撑了。

  9.多饮水,少饮酒

  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毫升左右(包括饮食中摄入的)水分。糖尿病患者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可以喝适量茶水,但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喝饮料,因为大部分饮料含有糖类。

  饮酒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比较大。即饮酒也要适度,糖尿病患者饮白酒最多25~50毫升;红酒最多为100毫升;啤酒最多为280毫升;生啤最多为375毫升。

  10.健康的饮食控制应配合科学的运动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坚持合理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运动调整饮食和药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