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啤酒股午后集体异动 机构强烈看好2个股(名单)

2012-11-05 15:353490
啤酒类个股11月5日盘中强势走高,截至14:33,珠江啤酒涨停,惠泉啤酒、西藏发展涨涨逾3%。此外,啤酒花、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涨幅超1%。

  啤酒类个股11月5日盘中强势走高,截至14:33,珠江啤酒涨停,惠泉啤酒、西藏发展涨涨逾3%。此外,啤酒花、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涨幅超1%。

  消息面上,近二十年,中国啤酒产量复合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世界啤酒产量增长的30%来自中国市场。2011年,中国啤酒总产量达4898.82万千升,同比增长10.7%,中国啤酒产量连续保持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却是世界倒数第一。

  中国前三大啤酒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47%,美国市场已经达到79%。相比之下,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

  目前,国内啤酒行业中的华润、青岛、百威、燕京、嘉士伯和珠江几家巨头占据了中国啤酒市场70%的份额,攫取了80%至90%的行业利润;四家巨头有各自的主打市场,在各自“地盘”上形成区域垄断。在核心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旗鼓相当、母公司财力相当的条件下,产品档次、单品盈利、费用控制等因素将会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原证券表示,广西是燕京啤酒的传统核心市场,公司以广西为辐射,发展西南市场。同时,燕京挺进新疆,在新疆石河子的市占率已超过80%。公司产品定位偏低,较为适合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经过两年行业内部大规模的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已经明显提升,目前啤酒行业处于一个临界点,即规模形成之后效益开始显现的一个临界时点。行业龙头企业将会享有规模和市场扩张所带来的利润和效益的增长。鉴于此,中原证券给予啤酒行业以“强于大市”评级。推荐A股上市公司青岛啤酒(600600)和燕京啤酒(000729)。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啤酒类个股11月5日盘中强势走高,截至14:33,珠江啤酒涨停,惠泉啤酒、西藏发展涨涨逾3%。此外,啤酒花、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涨幅超1%。

  啤酒行业的发展历史

  国泰君安发布的研报称,按啤酒人均拥有量及销量的变化,大致将啤酒行业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

  导入期

  1949-1982年啤酒行业虽然增长较快,但人均消费量仍非常小,不到1升。

  快速发展期

  1979-2007年80年代我国经历了一个啤酒销量的高速发展期,随后增速开始出现波动,这28年我国啤酒产量的年复合增速达到17%,其中2003年我国啤酒销量达到2537.2万吨,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全国啤酒消费国。

  平稳发展期

  2007年至今2007年我国啤酒人均消费突破全球均值,此后啤酒的年增速基本保持在5-10%的增长区间内。2008-2011年,我国啤酒的产量的年复合增速为5.6%(以产量的绝对值计算得出,如果按照统计局公布的年度在增速,简单平均则为7.38%),我国啤酒行业应该基本进入了销量的平稳增长期。

  考虑到最近几年我国啤酒行业销量的实际增速情况,以及我国人口结构中啤酒的主要消费群体不会有显著增加(指20-34岁男性青年,按照2008年人口普查数据,2013年其占比将从2008年的13.07%下降至12.12%),预计未来国内未来几年的啤酒销量将保持比较低速的增长,我们预计落在5-8%区间的概率比较大。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啤酒类个股11月5日盘中强势走高,截至14:33,珠江啤酒涨停,惠泉啤酒、西藏发展涨涨逾3%。此外,啤酒花、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涨幅超1%。

 

  啤酒人均销量已经不低,向日、韩看齐可以期待

  2011年我国啤酒人均消费36升,大幅超越全球人均消费水平38%,不过仍低于与我国消费习惯相近的日本、韩国,且我国平均气温相对日、韩偏高,预计未来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高于日本、韩国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日本啤酒产量波动借鉴美国、日本的历史数据显示,啤酒人均消费未达顶点时,行业产销量随人口、人均消费增长而持续上升,在美、日的人均消费量达到相对高点后,两国的啤酒总量增速出现震荡。啤酒的这一特性也同样体现在我国,根据我国啤酒历史产量数据,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1997-1999年、2008-2009年、2011年,我国啤酒行业也保持了5%以上的增长。
啤酒类个股11月5日盘中强势走高,截至14:33,珠江啤酒涨停,惠泉啤酒、西藏发展涨涨逾3%。此外,啤酒花、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涨幅超1%。

  啤酒产销量省区间不平衡是未来销量的推动因素之一

  从消费支出金额看,国内省区间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的年消费支出”差异较大,各省人均消费支出的排序与各省人均收入排序有很大关联度,其中2010年人均消费性支出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青海的2.4倍。

  说明我国目前的人均基本消费的消费量、金额与收入相关性仍然非常高,这点应该也可以推广到啤酒等产品的消费支出上。由于统计局统计口径的问题,我们只能看到“酒和饮料”的支出数据,数据显示该项目支出最高的省份与支出最低的省份相差3.31倍。

  从产量的主要贡献省区看,目前主要贡献省份为山东、广东等经济强省和人口大省,而人口超过4000万的四川、河北、湖南、云南等地区,未来增长可期。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大鱼吃小鱼”已经接近尾声

  国泰君安表示,目前我国啤酒行业中的企业可分为以划分为三个梯队:

  全国性大企业: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百威英博为代表的全国性大企业,主动的并购方。

  区域性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以重庆啤酒、珠江啤酒为代表的区域性规模企业。或者已经被国内外的大啤酒企业参股、控股,或者仍处于努力谋求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中。

  地方性中小企业:20万吨以下的众多啤酒厂商,预计绝大部分最终都难以逃脱被收购的命运。

  在国内外大啤酒企业连年积极收购并购的背景下,2010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22家企业中(除三大巨头),只有河南金星、广州珠江、广东金威,吉林四平金士百、河北蓝贝、云南澜沧江6家啤酒公司尚没有强势股东的参股,其中金威啤酒正处于出售资产的商议过程中,可见行业已逐步进入到了“大鱼吃小鱼”的最后阶段。

  收入空间猜想:5年复合增速16.1%

  销量增长与吨酒价提升,是行业收入增长的两大驱动力。在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前,销量的增长仍然是主要的收入推动因素,一旦格局形成,吨酒价格上涨的影响占比将越来越大。

  分析师预计到2016年,行业前4家企业产量将是目前的1.65倍

  2009-2011年间,前4家企业产量增速分别14%、9%、10%。延续本文4.5节的讨论,我们假设未来5年前4家企业产量复合增速为10.6%,则到2016年前4家企业产量约4709万千升,是目前的1.65倍。

  分析师表示,吨酒价应可升稳步提升,保守预计年增速5%,预计到2016年,吨酒价将是目前的1.28倍

  2007-2011年5年时间内,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吨酒价复合增速分别为4.9%、4.4%、4.3%,2011年吨酒价分为3187、2114、2088元,均价2463元,远低于SABMiller、百威英博、喜力等国际同行。未来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行业竞争格局的逐步形成、吨酒价提升幅度加快是趋势。保守预测未来5年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吨酒均价年均增长5%,则2016年吨酒均价为3143.8元,是目前的1.28倍。

  分析师称,收入空间2.1倍=销量1.65倍×吨酒价1.28倍

  根据以上两点分析预期5年内,啤酒行业前4家公司收入规模将是目前的2.1倍,即年复合增速16.1%。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假设我国的啤酒行业销量维持6555.7万千升(人均49升),CR4达到80%,吨酒价达到4000元,则行业前4家企业的收入规模将是目前的3倍。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青岛啤酒(600600):青岛啤酒2012年三季度报告点评

  来源:浙商证券撰写时间:2012-10-31

  201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1-9月销售收入217.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83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单季度实现销售收入83.9亿元,同比增长1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0.14%。

  前三季度完成啤酒销售682万千升,同比增长12.8%,其中主品牌青岛啤酒实现销售360万千升,同比增长10.2%。主品牌销量增长低于总体销量,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二(1)经济下行引起啤酒消费结构下行;(2)高端品受到以百威为代表的国外品牌的冲击。

  前三季度行业完成啤酒产量3987.9万千升,同比增长3.3%,而青啤销量同比增长12.8%,远远超过行业增速,市场占有率得到快速提升,上升幅度超过4%。以此增长速度测算,完成“2014年,1000万千升”的目标仍有保障,同时为在下一轮上升经济周期中产品结构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公司加速扩张的战略方针,前期大量购置设备、扩充产能,与新开工相关的人工、折旧等费用在四季度销售环比下降的情况下计提比例较大,因此四季度公司存在新增成本压力。近期进口大麦维持在每吨370-380美元(上半年320美元/吨),可能会在四季度前后影响到公司毛利率。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燕京啤酒(000729):经营理念稳健,无需过度悲观

  来源: 国海证券(000750,股吧)撰写时间: 2012-10-24

  近日我们对燕京啤酒进行了调研,和公司高管就啤酒行业前景、公司经营理念和区域市场开拓等市场较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评论:

  (一)行业前景

  行业总体判断

  近几年行业竞争不断在加剧,但竞争模式和结果与以前有所区别。早期啤酒行业竞争主要靠价格战,而现在是靠品牌力和提价。消费升级使消费者对大众消费品的价格敏感度不断下降,导致价格战的效果越来越差,而且由于啤酒价格较低,继续降价不仅会影响企业品牌力,阻碍产品结构升级,而且会影响厂家在渠道和广告方面的投入空间。行业内基本达成共识,降价竞争是不归路,一线企业开始摸索利润和市场份额的平衡点,二线企业在本土优势市场推出高端化产品,未来啤酒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和提价是主流趋势,大范围价格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国内啤酒行业会逐渐演变成美国和日本啤酒行业的现状,即少数几家企业控制大部分市场份额,吨酒价显著提升,人均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整合期何时结束,业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但大方向已经比较确定:一线啤酒企业将逐步收购二线企业,行业寡头退出竞争对手优势市场,产业格局稳定化。

  区域市场角力

  虽然各品牌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在加剧,但是行业巨头间的直接碰撞并不多。在燕京具有绝对优势的北京、广西和内蒙市场,以及青岛和雪花拥有绝对市场份额的陕西、胶东半岛、安徽和辽宁等市场,行业格局已基本稳定。而角力主战场集中在市场格局微妙或是二线品牌占主导的省份,如四川、广东以及大部分中西部省份。

  (二)主营业务

  经营策略

  公司经营风格较为稳健,对产品品质要求很高。公司早年从北京市场崛起,产品品质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当时公司率先对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彻底淘汰老工艺,采用发酵罐技术,生产出清醇啤酒,一举打败原来在北京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五星啤酒和北平啤酒,逐渐垄断北京市场。公司的新建产能均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建造,如果是收购产能,则会进行彻底的技术改造,保证啤酒品质,这也导致财务报表上固定资产相对较高。

  (三)其他

  公开增发

  此次增发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落实。证监会审核速度较慢,在股东会后一个多月才受理材料,公司将会充分考虑投资者特别是老股东的利益,选定合适的增发时间、价格和方式,而且大股东一定会参与,整个流程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行业和二级市场将会发生许多变化,我们认为公告发布后的股价波动是暂时的。

  惠泉啤酒

  公司在福建市场的管理有待改善,这两年由于推广理念有些激进,未能很好结合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销量出现下滑,对此惠泉管理团队和总部都有责任。公司将会重新制定战略,并加大人员支持力度,力争挽回市场份额。

  三个副品牌的管理层激励到位,完全采用市场化模式运作,不构成发展瓶颈。

  分析师预计公司12-14年EPS分别为0.33、0.38和0.43元,对应PE18、16和14倍,公司经营理念稳健,优势市场地位稳固,中西部市场仍有增长潜力,成本可控,估值合理,维持“增持”评级。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青岛啤酒专卖店亮相朝鲜

0评论2025-09-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