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现货】
11月2日,除中亚棉报价上涨0.25美分以外,其他产地进口棉中国主港报价保持稳定。从市场情况看,目前纺织厂青睐于报价在83美分以下的低等级外棉,因为全额关税进口后比国棉价格更具优势,不过有关国家将会限制全额关税进口的传言让纺织厂犹豫不决,唯恐政策有变,因此多数订单为今年年底之前到港。总体而言,虽然阶段性供应高峰即将到来,但纺企在棉价低位时的介入有望为市场提供支撑。
【国际期货】
11月2日,美国最新出炉的非农就业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刺激美元指数大幅上扬,商品市场则普遍下跌。受其影响,ICE期棉盘中压力重重,同时美棉出口数据缺少可圈可点之处,虽然陆地棉签约量增加,但中国订单不增反降,对市场的积极影响甚弱。不过,中国收储对市场的支撑作用明显,棉价在低位会有买盘介入,限制了棉价的下跌空间。从市场情况看,多空双方在70美分一线争夺激烈,未来将延续盘整格局。
【国内现货】
11月2日,国内棉花报价平稳,代表内地229级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A指数(CNCotton A)为19650元/吨,比11月1日上涨2元;代表内地328级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CNCotton B)为18795元/吨,比11月1日上涨1元。
【国内期货】
11月2日,郑棉1305合约开盘报19335元/吨,收盘于1926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跌95元/吨,最高价19395元/吨,最低价19230元/吨。成交量小幅增加为54264手,持仓量增加11530手至158724手。
【棉花资讯】
河南:近日,河南省3、4级统花收购报价多在8.30-8.40元/公斤之间,少数质量较好的报价达8.5元/公斤,棉农惜售心理有所缓和,加上轧花厂考虑到天气转寒后籽棉质量会逐渐下降,加工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收购力度较10月中旬大幅上涨,部分企业近两周收购量迅速提升至30000吨以上,完成加工皮棉5000吨左右。
湖北:棉企原价抢收籽棉,油脂企业预调报价。随着采摘进度的推进,目前湖北棉区优质籽棉已经不多,400型企业为了抢收这最后一批能达到交储标准的籽棉,纷纷派出采购人员到籽棉品质较好的乡镇上门收购,收购的车辆停满了田间地头,收购价格在4.17-4.18元/斤(衣分38.5%左右、水分13%),与上周持平,加上运费后到厂价在4.28-4.30元/斤。
据了解,目前当地籽棉等级大多为弱4级和5级,且水分逐渐上升,衣分较中期花下降1.5-2个百分点,棉农交售时大多不分级,将僵瓣棉、剥桃棉、霉花也掺入其中一起交售,400型企业为保证皮棉达到交储标准,控制皮棉成本,对低等级、超水棉都采取限收或停收措施。另悉,由于棉花加工中的尾花比例逐渐增多,棉籽出油率相应下降,周边油脂企业已有下调棉籽收购价的打算。
湖南:降雨影响品级,收购价格上涨。10月下旬,湖南持续几天的阴雨天气致使“雨晴花”增多,籽棉品级下降,截至目前当地籽棉采摘进度已达70%以上,棉农卖棉不惜售。11月1日,当地4级籽棉收购价在4.05-4.10元/斤之间(衣分39-41%),较前期上涨0.05-0.10元/斤(前期籽棉试轧衣分在37%左右),棉农随采随卖,没有出现存棉惜售的情况;200型企业日收购量一般在10万斤左右,400型企业日收购量大都在20-30万斤。另外,目前当地棉籽价格在1.15元/斤左右,较前期略有上涨,4级皮棉销售价格在18500-18600元/吨(净重、开票),市场成交清淡。
河北:优质籽棉供不应求,棉企纷纷赴外地抢收。11月2日,河北省南部的邢台、邯郸、沧州、保定等棉区籽棉价格保持平稳,3级收购价格4.25-4.30元/斤(衣分38%,回潮率13%),4级载4.10-4.15元/斤,弱4级以下统花3.80-3.85元/斤,各棉区含油11%棉籽主流价格在1.09-1.12元/斤。眼下,棉企加工皮棉交储能够保证300-400元/吨的纯利润。稳定的利润空间激发了棉企业积极性,廊坊某棉企业负责人说,他们企业今年9月中旬正式开秤,截至目前共加工皮棉750吨,获纯利30多万,平均每吨赚400元。现在他们企业收购热情高涨,这位负责人表示“只要籽棉质量过关有多少收多少”。不少省内交储棉企赴外收购优质籽棉,平均日收5-6万斤。价格为3.80-4.20元/斤(统花,接衣分报价,上下浮动一个百分点,价格相应浮动一毛钱),加上运费及各项花销,折3级籽棉成本4.40元/斤。运回之后与当地棉花及少数新疆棉混合加工,利润200-300元/吨。还有部分企业到外地与200型小厂合作,由这些小厂代收,并加工成小包棉,运回后再改成大包,也能够顺利交储。
【市场评论】
2日,郑棉开盘后一路下跌, CF1301合约成交量减少,持仓量减少,CF1305合约成交量增加,持仓量减少。郑棉跟随外棉调整,USDA报告持续利空,抑制郑棉反弹,短期内震荡回落可能大。操作上,回落可少量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