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援引经济学家滕泰的话称,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仍不足以反应中美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增速的差异,人民币升值进程远未完结,预计人民币兑美元五年后汇率料将升至5.7左右的均衡水平,较当前约升值9.5%。
滕泰指出,尽管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和劳动力生产率正面临人口红利衰减的影响,长期投资回报率趋于下降,但若考虑到城镇化。制度创新等方面隐藏的巨大潜力,中国经相对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优势仍将持续存在。
该经济学家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长期均衡汇率测算,指出未来五年人民币仍将延续温和升至势头。通过数据计算得出,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约为32%,同期中国GDP累计增长123%,美国GDP累计增长11%,两国经济增长差异隐含的理论升至幅度在1倍以上。其假设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保持7.5%的增速,美国经济增速则保持在2%左右,那么五年后人民币兑美元均衡汇率水平约为5.7%。
滕泰还指出,预计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之间的高利差将成为未来若干年内的常态,人民币料将因海外强劲经济体持续货币超发导致该国货币市场信心遭打压而受到支撑,同时全球配置需求亦对人民币升值起到推动作用,国际化带来的交易性需求和储备性需求将推动人民币升值空间的进一步打开。
故该经济学家认为,基于国内外多方因素考虑,人民币价值仍存低估,短期波动不改长期稳步升值趋势,人民币仍将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货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