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18回转窑,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回转窑设计手册
如果你想购买该产品,请给我打电话
0371-67772626
检查轮带与托轮的接触情况及其表面的磨损情况;
⑶检查窑筒体窜动情况,并及时调整托轮和控制窑筒体的上、下窜动,各对托轮推力方向一致。一般判别推力方向的方法,是观察止推圈与衬瓦端面是接触还是有缝隙。当推力向上时,缝隙应保持在托轮轴的下端(热端),上端应接触无缝隙。若托轮止推圈是在托轮轴的内侧缝隙应保持在上端(冷端),下端应接触无缝隙。当推力向下时,缝隙保持的方位则与上述情况相反,判断托轮推力的大小可以根据止推圈与衬瓦接触处所形成的油膜的厚度,油膜少而薄说明推力大,反之则小。
⑷检查球面瓦内冷却水是否畅通,管路有无漏水现象;
⑸检查托轮轴的表面油膜是否均匀和清洁,有无出现拉丝和沟槽。观察托轮轴承组油标的油位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油现象;
⑹检查托轮轴温升是否正常;
⑺检查挡轮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因受力过大而引起挡轮表面发亮,起毛及轴承发热、响声等不正常现象;
⑻检查支撑装置地脚螺栓有无松动或断裂现象;
⑼检查基础有无震动和局部沉陷;
氧化锌回转窑合理化布局火焰温度是生产中的关键。回转窑火焰温度比较高,高温部分比较长,有利于熟料的烧成。良好的火焰表现于局部温度不过高,少损坏并易于维护窑皮,延长运转周期。高温部分的位置适当,使热能在窑内合理分布,使生产质量提高最高理想化。两端低温部分不拖长,前后不易结圈,来料稳定,有利于观察窑内物料情况,便于操作。使氧化锌回转窑实现合理化生产。氧化锌回转窑的一些特殊部位,如窑口、窑头罩、篦冷机顶部和侧墙等,存在着烘烤难度大的问题。对这些部位,有些氧化锌企业根本不用木柴烘烤,部分企业只是进行短时间的烘烤。在使用燃烧器烘窑时,由于氧化锌回转窑工艺参数的控制,热气流都以一定的速度向窑尾系统传播和辐射,而对窑头罩和篦冷机只有部分辐射的热能,这部分热量不足以使浇注中的自由水充分排出。开始投料生产时,头罩底部的堆积,导致窑头罩、篦冷机部位温度急剧升高,此时最容易发生浇注料爆裂、脱落的影响。
氧化锌回转窑当今的新型干法都采用松套式的浮动轮带,筒体垫板外径与轮带内径之间的间隙十分重要。大了会使筒体变形加大,垫板与筒体的焊接缝应力增高,产生断裂,缩短火砖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使轮带与垫板间的相对滑动增大,加剧磨损;间隙过小筒体膨胀又会出现过盈,引起颈缩现象的发生,也会使筒体出现大的变形。不论是哪种变形,都会引起耐火砖的松动,排列扭曲和断裂,从而发生掉砖红窑事故。更严重时会导致筒体出现裂纹,造成整个筒体的损坏。凡新砌筑的衬料都要经过烘烤,用适当的温度逐渐将水分蒸发,烘干窑衬,其目的是使窑衬不生产干爆裂缝,从而达到延长窑衬寿命,有利于窑的长期安全运转。
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硅酸三钙是通过液相烧结进行的。
在高温液相作用下,硅酸二钙和游离氧化钙都逐步溶解于液相中,以离子的形式发生反应,形成硅酸三钙,水泥熟料逐渐烧结,物料由疏松状态转变为色泽灰黑、结构致密的熟料。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由于含有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钾、硫酐、氧化钛等易熔物,其最低共熔温度约为1250℃。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液相量会增加,液相黏度会减小,使参与反应的离子更易扩散和结合,也就是说液相在熟料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受到水泥熟料化学成分和烧成温度的影响。
既然液相量与化学成分有关,那么在配料上将如何控制呢?根据以往的经验,先定义为1450℃下(比较接近于生产实际)的液相量,液相量按下式计算:L=3.0A+2.25F+M+R
式中L、A、F、M、R分别表示水泥熟料的液相量、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钠和氧化钾的合量。水泥熟料的烧成在现阶段的工艺条件下(预分解窑),液相量一般控制在20——30%的范围内。
LY18回转窑-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回转窑设计手册